3月29日,湖北省宜昌市舉辦“宜悅人才 昌達未來”人才招引校地對接簽約活動。來自全國的50所高校與宜昌簽訂合作協議,將全力為宜昌的產業發展提供充沛的人才支撐。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屈文謙表示,宜昌肩負著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使命,武漢大學則肩負著為宜昌輸送更多優秀人才的使命。近幾年,宜昌市的發展有目共睹,令人振奮,作為長江經濟帶上的重要城市,宜昌通過質量變革、效率變革、動力變革,正在綠色發展、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。
據統計,2016年以來,武漢大學有353名畢業生到宜昌就業創業,人數僅次于武漢,其中本科112人,碩士194人,博士97人。屈文謙認為,隨著進一步的政策引導、措施激勵、信息對接、項目合作,會有更多的武大畢業生到宜昌就業創業。
宜昌市市委常委、常務副市長汪元程表示,當前宜昌正聚焦建設世界旅游名城、清潔能源之都、長江咽喉樞紐、精細磷化中心、三峽生態屏障、文明典范城市,著力打造區域性科創、金融、物流、消費、活力中心。如今的宜昌,比任何時候都更渴求人才,也比任何時候都更有條件承接創新。希望持續借高校之智、促發展之進。
湖北宜化集團黨委副書記、副總經理李剛表示,宜化未來轉型升級將實現重大突破,傳統化工比重將下降至30%,這一切的實現,都迫切需要高端人才的引領和推進。人才就是宜化的競爭力、驅動力和生命力,只有大力推動人才引進和培養,才是宜化應對發展環境變化、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。
活動現場,宜昌市人社局與武漢大學、華中科技大學等50所省內外高校代表簽約,設立“高校人才工作聯絡站”。
簽約儀式后,高校代表與50家宜昌企業進行了深入探討,對接宜昌市新能源產業、精細化工產業的招聘需求,通過校地企三方合作,精準實現大學生就業和本地引進人才的無縫銜接。
新聞來源:宜昌人社、湖北日報
原標題:《這一地,一口氣簽約50所高?!?/span>